校长廖祥忠教授到我院进行“通识教育之路”调研

发布者:魏晓凡发布时间:2019-10-11浏览次数:831

    10月9日下午,校长廖祥忠教授与我校职能部门十多位同志莅临我院,就“中国传媒大学通识教育之路”这一问题进行深入调研指导。副院长张金尧教授、副院长徐辉教授、院长助理马潇教授、阳明书院院长周月亮教授、艺术史论专业负责人施须生教授、艺术批评专业负责人王黑特教授、北京市美育与文明研究基地副主任杨杰教授,以及王韶华教授等青年教师参加了调研会。

    副院长张金尧表示,目前距离廖校长上一次对我院正式调研已有近一年时间,其间廖校长多次来我院视察,对学院的发展建设予以指导,体现了校领导、廖校长对学院的深切关怀,我院师生备受鼓舞。

    调研会就我校通识教育改革这一问题,从上层理念、历史发展、实施方案等方面进行了多方位探讨。


▲ 廖祥忠校长(左)听取调研讨论


▲ 调研会现场


    关于我校通识教育的上层理念,会议认为应充分发挥我校艺术教育和传媒艺术教育特色,广泛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打造人文教育的一张名牌。杨杰教授指出,我校通识教育应从一个核心、两个侧翼、三个层次和四个统一着手,形成校内、国内、国际共融共通的立体化体系。徐辉教授从孔子的通识教育理念出发,指出通识教育的底线是把学生培养成会生存的人,其核心是把学生培养成会思考的人,两相结合才有助于学生独立人格的养成。张金尧教授将研讨内容上升到提升国民综合素养的层面。他介绍了美国哈佛大学通识教育改革后形成的 8-4-3-1体系,指出借鉴国外一流大学经验的同时,需要充分考虑中国高等教育现状和王国维所提及的“国人和西洋人”思维特质的差异。张金尧教授认为,中国人“实际的、通俗的”思维特质决定我们的通识教育应采纳钱学森、熊十力的看法,打通艺术与科学,致力于性智和量智的结合,才能实现人的“大成智慧”。张金尧教授通过自己所讲授通识课《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课堂经验,对我校开设通识课的可行性、必要性进行了深入分析。


▲杨杰教授(中)发言


▲徐辉教授发言


    调研会上还对我校通识教育的历史发展进行了探讨。马潇教授简要介绍了以往公选课的经验,认为通识教育应当遵循骨干建设,鼓励教授授课,将通识课做成精品课。王韶华教授指出,通识教育改革应大力改善学风问题,不能让通识课像以前的公选课一样变成学生眼中的鸡肋课。王韶华和陈晓春教授均认为,通识教育一定要有边界,不能什么都学,而应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知识构成特点,建立综合性、科学性的课程体系。


▲马潇教授发言


▲陈晓春教授发言


    针对通识教育的种种问题,会议提出了相应的实施方案,认为可以本次通识教育改革为契机,形成特区教育和普惠教育相结合、课堂教育和课外教育相结合、中国学术话语体系和世界学术话语体系相结合的工作方略。施旭升教授借鉴钱穆先生在香港设立的新雅书院、北京大学元培学院等的做法,提出依托阳明书院,将我校通识教育做成普惠教育和特区教育相结合的设想。普惠教育是面向全校所有学生开放,立足中国传统文化艺术,面向当代发展和世界动向;特区教育是以阳明书院为主体的跨专业本科通识实验班。周月亮教授指出,中国传统有“三堂文化”,分别是学堂、祠堂和中堂。学堂可以对应于现在的课堂教育,祠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视为我们的校史馆,而中堂教育则可以通过社团实现。对于人的成长而言,生活方式的教育最为重要,闲暇时光才是教育的根本,仅仅将通识教育体现在课堂上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大力推行社团建设,将学生的兴趣爱好作为实现通识教育的突破口。同时应利用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平台,顺应时代而为,实现碎片化管理和知识传递。王黑特教授指出,通识教育首先应该立足于学生的学习和研究能力的提升,对于人文学科学生而言,现代汉语课程和逻辑学课程非常必要。其次应该为中国学术进入世界体系培养潜在人才,因此应该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着力打通西方学术话语体系和中国学术话语体系,就前者而言,文化研究导论尤为重要;就后者而言,儒释道文化均应涉及。


▲施旭升教授(右)发言


▲周月亮教授发言


▲王黑特教授(右)发言


    廖祥忠校长高度认可本次调研讨论的学理性、深刻性、可行性,高度认同将通识教育做成普惠教育和特区教育相结合的设想。他表示,通过本场调研会看到了艺术研究院的精气神、看到了传媒大学文人的严谨态度和开放视野、看到了当代文人的风采,把我校的通识教育中心和阳明书院相结合、把阳明书院放在艺术研究院是一个正确的决策,并对我院今后的工作提出殷切期望。


▲廖祥忠校长会后与老师们亲切交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