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冷门“绝学”课题组举办系列学术讲座庆祝建校65周年

发布者:魏晓凡发布时间:2019-11-12浏览次数:629

我校迎来建校65周年,全校师生用各种方式庆祝母校的生日。11月8日下午,首都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郝春文以《敦煌写本斋文的分类、定名及其文本结构》为题,在我校1号楼407为相关专业硕博士、高校教师和研究者作了一场敦煌写本的讲座。我校戏剧影视学院邵军教授等到场参与。我院的戴晓云教授主持了讲座。


敦煌写本又叫敦煌文献,敦煌遗书,敦煌文书,敦煌写本研究是国际显学敦煌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几代学者国际合作,形成敦煌学研究的繁盛局面。

郝教授通过具体的分类、定名和结构分析,指出敦煌遗书中的斋文及其样式,按其性质可分为“斋仪”和斋文两大类。“斋仪”与书仪性质相同,是供起草斋文参考用的文书;斋文是僧人在各类斋会上宣读的文书,它既有实用性,又保存了“斋仪”的一些特点。斋仪是一部书。它的正文部分虽然也分若干子目,但子目中的每一篇都是整体的一部分。与文本相比,子目每篇的内容也不完备,须经过加工、改造,添加内容,才能成为独立的文章,方可拿到斋会上去宣读。而斋文每篇都是独立的文章。它们虽然常由数篇以上组成斋文集,但各篇之间无须相互依存。每篇斋文都可分为几个部分(段),第一段称『号头』或『号』、『小序』,第二段称“叹德”,第三段称“斋意”,第四段称“道场”,第五段称『庄严』,又可称为『尾』或『号尾』。愿文是斋文的一种,把“愿文”当作斋文类文本的通称,实际上是把种概念当作属概念了。多数发愿文与斋文文本结构不同,表明发愿文是与斋文性质不同的佛事文书。郝春文教授使用大量的例子分析斋仪和斋文,从具体材料出发,分析文本结构,进而得出结论。演讲结束后,郝教授就听众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和交流。讨论集中在斋文和发愿文的关系、斋文和斋会的关系、斋文和造像题记的关系、敦煌写本和唐代书法的问题等几个方面。

此次讲座是冷门“绝学”“佛教水陆斋和道教黄箓斋仪式和图像研究”的相关学术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