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戴晓云教授冷门“绝学”课题开展系列学术讲座

发布者:魏晓凡发布时间:2020-11-06浏览次数:704

今年8至9月,在我校研究生院的组织下,我院戴晓云教授承担的冷门“绝学”课题“佛教水陆画和黄箓画研究”(课题编号:2018VJX054)举行了线上系列学术讲座,同时也是“宗教美术与人文研究系列学术活动”的第四至七场线上讲座。

水陆画是用于汉传佛教最重要的法事——水陆法会中的神像;黄箓画则是用于道教中和水陆法会同性质的斋会——黄箓斋会的神像。二者都是传统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宗教艺术研究意义重大。鉴于中国古代的学术是一个无法分开的整体,近代从西方引进的学术分科虽有利于对各学科进行深入而专门的研究,但在研究中也难免会有交叉,中国宗教艺术史显然是一个交叉性很强的学科方向。该系列讲座作为这一课题的研究组成部分,从大处着眼,围绕中国宗教艺术史研究中的本体研究、中国宗教艺术史和文史哲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展开探讨,带动和促进关于水陆(画)和黄箓(画)的研究。

8月10日举行的是敦煌研究院研究员、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外聘教授马德主讲的《敦煌9、10世纪“无遮”与“水陆”浅识》的线上讲座。戴晓云教授组织并主持。在讲座中,马德研究员对“无遮”和“水陆”的概念进行了简要介绍,回顾了近年来出土的敦煌遗书中涉及“无遮”和“水陆”字样的重要文本,并对其做了深入探讨。马德教授援引典型案例,向与会师生讲述了敦煌以“无遮”之名展开的佛教斋会的举办情形及其诞生的历史背景,还原了充满敦煌时代和地域特色的宗教仪式图景。戴晓云教授也表达了自己对“无遮”和“水陆”的看法,并就讲座进行了评议。

8月12日举行的是江苏大学张同标教授主讲的《从印度到中国的佛像莲花座》,由戴晓云教授组织,我校传播研究院秦学智副教授主持。在讲座中,张同标教授对佛教美术中“莲花座”意象的形成和嬗变做了系统性的讲解。他指出,莲花座并非在佛像诞生之初就有,其产生和流变不仅体现着佛教文化与印度教文化的融合,也展现出佛教在传播过程中不断与异国文化融合、积极实现自身教义完善圆满的理想。莲花座诞生于印度次大陆,却在中国盛极一时并发展出种类繁复的样式,体现出佛教教义在中国本土化过程中得到了新的发展。秦学智副教授和戴晓云教授就讲座进行了评议。

8月29日举行的是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孙英刚教授主讲的《图像与思想:犍陀罗的弥勒信仰》。戴晓云教授组织并主持。在讲座中,孙英刚教授首先指出弥勒信仰包含了极强的政治指向性,而后从犍陀罗地区遗留下来的弥勒主题艺术品切入,深入剖析了艺术品制成年代的佛教王权观,进而从弥勒意象、符号、概念及其政治意涵展开,探讨佛教对中古政治理论和实践的影响。戴晓云教授也表达了自己对犍陀罗弥勒信仰的看法,并就讲座进行了评议。

9月3日举行的是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研究员白若思(Rostislav Berezkin)主讲的《早期宝卷版本中的插图(15-16世纪)及“看图讲故事”的理论问题》。戴晓云教授组织并主持。在讲座中,白若思研究员先从1373年和1440年的两册《目犍连救母出离地狱生天宝卷》抄本入手,回顾了以往学者对宝卷与“看图讲唱”之间关系的阐释,随后对前人观点提出批评,认为宝卷讲唱仪式中使用的画卷跟当时仪式性的佛教绘画有关系。戴晓云教授也表达了自己对宝卷问题的看法并进行了评议。

每次讲座的最后,均有主讲人、主持人与远程参会的师生开展的充分互动和答疑,令大家收获颇丰。目前,该系列讲座已圆满完成,这类活动将为中国宗教艺术史研究找到切实可行的理论和方法,并带领我们深入探索门类艺术和艺术学理论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