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艺术学理论”在线系列讲座(第一季)第一场

发布者:魏晓凡发布时间:2020-09-21浏览次数:345

    9月19日晚,由我院主办的第一季“艺术学理论”在线系列讲座以“腾讯会议”的方式正式启动,本场讲座由我院王杰文教授主持,特邀演讲人为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卢文超副教授,题目“西方艺术社会学的范式变迁”。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常培杰副教授作为对谈人参与讨论。

    在本次讲座中,卢文超教授很明晰地将西方艺术社会学的范式变迁划分为三个阶段,他把这三个阶段分别命名为:“艺术—社会”学、艺术—社会学、新艺术社会学。卢老师结合具体案例对这三阶段的研究范式进行了详细讲解。


一、“艺术—社会”学:关注物

    卢教授将以卢卡奇、戈德曼、阿多诺等为代表的传统艺术社会学归为“艺术—社会”学,即以探讨艺术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作为主旨的研究范式。这一类型的艺术社会学学者专注于文本分析,强调艺术自身的特殊性,认为艺术是社会的反映,艺术作品的价值与其对社会反映程度的高低成正比。这一时期,艺术社会学学者们还没有强烈的社会学意识,还未对自己的观点开展实证研究,因此缺少经验事实的支撑,具有浓厚的先验理论的色彩。卢教授认为,“以阿多诺为代表的传统艺术社会学倾向于关注物,而忽略了人,是见物不见人”(这类艺术社会学倾向于研究艺术客体的效果,忽视作为审美主体的人的能动性)。


二、艺术—社会学:关注人

    艺术——社会学的研究范式与“艺术—社会”学截然相反,卢教授说,如果以阿多诺等人为代表的传统艺术社会学是“艺术—社会”学,重心落在艺术上, 那么以贝克尔、布尔迪厄为代表的经验艺术社会学则是“艺术—社会学”,重心则落在社会学上。如果说前者是主观的、先验的,后者则是客观的,经验的。后者用其所处时代的经验社会学方法来研究艺术,认为艺术事实就是社会事实。

接着,卢教授具体讲解了“艺术—社会学”的代表人物贝克尔与彼得森的具体研究方法,二者分别通过进程式经验研究与空间并举式经验研究,把艺术事实呈现为一种社会事实,视之为人在集体活动中互动的结果。但是,在卢教授看来,他们都未探讨艺术作品本身的审美特质及其效果,都忽视了艺术客体自身对于审美主体产生的影响。他总结道:“以贝克尔为代表的经验艺术社会学倾向于关注人,而忽略了物,是见人不见物。” (这类艺术社会学倾向于研究作为具有社会性的人的能动性,而忽视了艺术客体的美学效果)。


三、新艺术社会学:关注“人—物”互动

    基于对以上两种相互矛盾的研究范式的批评,卢教授介绍了一种致力于解决上述矛盾的新研究方式——新艺术社会学。新艺术社会学在以贝克尔等为代表的艺术社会学基础上发展起来,又借鉴和激活了传统艺术社会学对审美的关注,将艺术的审美特质带回了艺术社会学的研究视野。比如德诺拉的早期音乐研究著作《贝多芬和天才的建构》是沿着贝克尔思路(关注人)的个案研究。同时她主张回到阿多诺(关注物)的研究范式,这一主张强调三个层面的内涵:音乐与认知、音乐与情感、音乐与控制,即音乐可能改变人们的认知方式,感动观众,实施社会控制。他认为音乐的效果或力量既不是单纯来自于音乐自身,也不是单纯来自听众,而是来自听众与音乐的互动。

    卢教授认为以德诺拉为代表的新艺术社会学的研究同时结合人与物的研究角度(既关注到了行动者,又关注到了艺术品的审美品质,是对上述两种艺术社会学的融合)是比较理想的研究方式,可以启迪建构一种中国特色的新艺术社会学。


四、对谈环节

    对谈人常培杰教授却认为,德诺拉并未像卢教授所说的那样真正回到了阿多诺,德诺拉从人、环境、场合等综合效果来理解音乐,这种反本质主义的做法其实是从“音乐+”的角度来解释不断变化的因素,但事实上这并非解决问题,而是把问题搁置了。此外,常教授介绍了阿多诺早期的实证研究,并指出阿多诺关于实证研究的看法。阿多诺认为实证研究并不能提供真实判断,实证数据也会误导我们对社会的理解。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如何获得关于艺术的真实性的理解?

常教授认为要想在倾向于关注物的传统艺术社会学与倾向于关注人的经验艺术社会学两种研究方法中找到一种调和的解决方案,就需要在艺术与社会之间的关联性领域中找到中介,因为二者不能直接进入彼此的领域。他介绍说,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找到的中介是复制技术,而比格尔在《先锋派艺术理论》中找到的是艺术体制(实体性机构)。

    常教授认为,布尔迪厄更好地使用了经验实证的研究方法,布尔迪厄真正讨论的是一个关于美学的问题,他从社会历史的角度批评康德美学带来的后果、批评这种美学带来的坏的影响,使艺术批评研究历史化。真正实现了实证研究与美学诉求的结合。基于以上考虑,常教授建议艺术社会学、人类学通过社会学的调研、访谈、民族志的方法来解决中国当下现实中特定艺术形式与风格的发生逻辑。


五、总结环节

    主持人王杰文教授对卢文超教授、常培杰教授的发言作了高度评价,并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对卢教授所讲授的艺术社会学范式进行归纳并沿着卢教授与常教授关于中国艺术社会学研究方向的思考提出了一个新问题,他认为第一代艺术社会学的学者立足于批评研究,其思想背后有一个马克思主义式的理想的人的观念;第二代学者采用韦伯经验式的研究范式,他们的研究是基于经验意义上的社会事实的观念。如果说第二代学者试图描述“艺术是什么”的问题,那么,第三代学者是在回答“艺术应该是什么”的问题。他说,我们中国的艺术社会学学者应该思考“艺术社会学应该解决什么”的问题,是提供经验性的描述以呈现社会事实?还是应该提供理想的艺术应该是什么状态?王教授认为我们应重新思考中国艺术社会学家的研究方向,并且在研究过程中,多关注主体的实践的问题,他说:“行动主体如何在社会语境中来从事艺术活动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也是艺术社会学实践论转向的观点。”

最后,参与本次讲座的多位老师与学生就讲座相关内容进行提问与争论,卢教授与常教授的精彩解答在广大听众中间激发起热烈的反响。

(供稿:我院2020级艺术史论方向博士研究生 高紫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