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笑颜

发布者:王春颖发布时间:2025-09-16浏览次数:10


苑笑颜,汉族,1984年生,河北石家庄人,中共党员,戏剧与影视学(编剧方向)硕士生导师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文学本科、艺术学硕士、艺术传播学博士,戏剧与影视学博士后,现于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艺术传播学科组工作。担任全球孔子学院宣传片总策划,担任夏衍杯优秀剧本征集活动评委、海峡两岸暨港澳无人机创作大赛评委、中国职工微电影节评委。担任法国上思戏剧团阿维尼翁戏剧节参展作品创作指导。


学术专长

博物馆与艺术传播研究、戏剧影视与网络视听传播

主持和参与项目

主持校级项目《电影之社会场域的生成与建构》;

主持校级项目《新文科建设背景下传媒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及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主持纵向项目《乡村振兴美食影视创作与传播研究》;

参与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港台抗战电影史稿》;

参与承担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百年中国艺术学文献整理与研究》;

参与承担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建党百年艺术生产运行机制与制度研究》子课题;

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代戏曲表演美学文献整理汇编与研究》子课题;

参与承担纵向项目《融媒视觉美学编创人才能力评价方案编制》;

参与承担横向项目《20世纪中国艺术编年史》;

参与承担横向项目《数字电影全域融合传播平台》;

参与承担校级研究生核心课程建设项目《艺术传播学导论》;

参与承担校级教改精品教材项目《艺术传播学:理论与实践》。

代表成果

《短视频制作、运营与传播》,专著,吉林出版集团(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出版;

《艺术文化评论:表演研究·身体美学》,图书执行编辑,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

论文《艺术史多棱镜:融媒体语境下博物馆的当代性意义重构刊载CSSCI现代传播》;

论文交互展示与沉浸体验——博物馆与戏曲传承刊载CSSCI《戏曲艺术》

论文《现代住宅小区的环境艺术美学刊载于CSSCI《建筑学报》

论文《仪式·政治·诗学:当代博物馆艺术品展示的叙述策略》刊载于 CSSCI《现代传播》;

论文《媒体融合时代下的出版文化与文化生产》,刊载于CSSCI《编辑之友》;

论文《流金岁月:在友情中展现女性成长刊载于《人民日报》海外版

论文明星频繁“赶场” 会让观众“离场”刊载于《光明日报》

论文《南京大华电影院映演机制与空间形态研究》刊载于中国电影史年会论文集《中国电影研究1940-1949》,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出版;

论文《瓦莱里、普鲁斯特与博物馆》(译阿多诺《棱镜:文化批判与社会》同名文献) 刊载于《艺术文化评论》第2辑,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

Intertextuality and Dialogue and Evolution of the DiscourseThe Type Ontology and Aesthetic Symptom of Chinese Film in the New Century》 (《互文、对话与话语流变——新世纪中国电影的类型本体与美学症候》 )刊载于艺术研究国际会议(ICASSEE)论文集;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Spatial Memory and Local Cinemas History

(《空间记忆与地方电影院史研究方法》),刊载于第六届教育、语言、艺术与跨文化交际国际学术会(ICELAIC)论文集。

主讲课程

硕士研究生课程《博物馆文化生产与艺术传播》

硕士研究生课程《西方艺术史》

本科生课程《戏剧艺术鉴赏与实践》

本科生课程《世界博物馆艺术经典》

本科生课程《乡村振兴融媒体传播实践》

获奖情况

四集人文纪录片《知味兴安盟》获第30届中国纪录片学术盛典系列片类“好作品”奖、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年度影视作品推优活动“纪录单元二等奖”、电视艺术家协会颁发的第十八届小康电视节目工程“年度小康题材最佳专题节目”(唯一获奖的高校团队作品),担任总撰稿;

短视频《知味兴安盟》获第16届小康电视节目工程最佳短视频奖,担任总撰稿;

短视频《芳华之旅》获第17届小康电视节目工程最佳短视频奖,担任总撰稿;

《孔子学院欧洲版宣传片》、《孔子学院美国版宣传片》获国家汉办最佳创作奖,担任文学统筹、脚本创作;

电影剧本《褪色故事》获平遥国际电影节青年创投奖,担任编剧;

本科生课程《乡村振兴融媒体传播实践》获校级社会实践优质课;

获陕西省教育厅青少年微电影大赛一等奖作品指导教师奖;

获海峡两岸暨港澳无人机创作大赛二等奖作品指导教师奖;

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青少年艺术促进委员会创作项目指导教师奖。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yxybangong@cu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