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王韶华教授著作《以图为文:中国古典绘画中的文图对话》出版

发布者:王春颖发布时间:2023-01-10浏览次数:113


我院博士生导师王韶华教授的专著《以图为文:中国古典绘画中的文图对话》近日已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作者上一部专著《以文为图: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文图对话》的姊妹著作,凝聚了作者近年来学术研究主要方向的成果精粹。

绘画作为善于描绘空间的视觉艺术,似乎与善于描写时间的文学殊为两路,但在中国绘画史上,以文学为基底进行创作的现象却非常普遍,如文人画、诗意画、画上题诗、插图、图像诗等。在这诸多艺术形式中,文学与图像的关系或隐或显,但皆相遇、对话乃至于融合,共同成就了中国绘画文图结合、时空融合的特色。其中,题画诗(画上题诗类) 是最为直接、最为经典的一种文图对话。文学直接进入画面,以视觉化了的书像与图像交流。题画诗 (画上题诗类) 产生于唐宋间,于元代开始大放异彩,流延至近代,催生了许多题画诗大家,如元四家、沈周、文征明、唐寅、徐渭、朱耷、石涛、郑板桥、高凤翰、黄慎、李鱓、吴昌硕等,每一位题画者在创作中都形成了独有的文图对话的模式。题画诗发展过程中,文学从独立于图像到融入图像,再发展到以强烈的个性成为图像与图像共存,表现出了其内在的强烈的生命活力。题画诗文图关系的这种演变隐含着哲学、美学、语言学的深厚意蕴,也透射了中国文化发展的精神取向。《以图为文:中国古典绘画中的文图对话》对中国绘画中文图关系的演进、类型及其内涵进行了历史梳理和整体探索,重点梳理了题画诗(画上题诗类)的文图演变历程,并选取了在题画诗(画上题诗类)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十二位题画艺术家进行深度的个案研究,探索其绘画中独具特色的文图对话的模式。在此基础上,该书深入挖掘影响题画诗(画上题诗类)整体演进的视觉化观看因素,总结了诗画的关系及题画诗的意义。

20世纪西方人文学科的语言转向,使语言形式自身的价值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彰显。而随着图像时代的到来,尤其是在日新月异的传媒技术的支持下,图像以强力姿态占据了艺术领域的核心地位,并深度浸入人类的生活。文学、语言乃至人类感受与思考的自主性都遭遇了来自图像的消蚀,语言与图像、文学与图像的关系因此成为人文学科直面的重任而得以方兴。同时,随着国内艺术学理论学科成立,一般艺术史研究兴起,而不同门类艺术之间的关系作为其研究对象的两极(共性与间性)之一,需要且正在得到学界的关注。至于中国古典艺术研究领域,关于语言文学与视觉图像之间关系的艺术实践与理论资源非常丰富,这无论对于研究语言与图像关系,还是对于研究一般艺术史的艺术间性,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相信该书的出版能够有力地促进这个研究方向的后续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