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王韶华教授、青年教师李晓昀获批2024年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

发布者:王春颖发布时间:2024-12-11浏览次数:10

近日,北京市社科联、北京市社科规划办公布2024年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评审结果,我院王韶华教授申报的规划项目《中国艺术门类间互融关系的历史与规律研究》以及青年教师李晓昀申报的决策咨询项目《视听艺术激发京味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与传播力研究》喜获立项。

北京市社科基金坚持以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坚持发挥示范引导作用,坚持为党的理论创新服务、为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服务、为繁荣发展首都哲学社会科学服务。基础研究密切跟踪国内外学术发展和学科建设的前沿动态,着力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力求具有原创性、开拓性和较高的学术思想价值;应用研究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聚焦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中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力求具有现实性、针对性和较强的决策参考价值。

王韶华教授申报规划项目《中国艺术门类间互融关系的历史与规律研究》将中国古代各门类艺术视作一个整体,梳理艺术间关系的整体演进轨迹,探索不同艺术间融合关系发生及演进的共同规律,由此发掘艺术生长的内在动力。项目对于当前以艺术共性描述为主导的一般艺术史书写,将是有力的补充,也将为当今融合性艺术的实践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价值。

青年教师李晓昀申报决策咨询项目《视听艺术激发京味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与传播力研究》面向北京建成全国文化中心与国际交往中心的战略目标,在系统观念作为方法论指导下,重点关注京味文化的丰富内涵、多元组成、独特价值,关注数字时代如何发挥大视听产业作为文化产业排头兵、突击队的作用,充分活化、时代化、现代化、国际化京味文化,研究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内容生产、传播及组织管理优化创新路径,并具体提出实施对策建议。

王韶华,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持“书画理论与实践微专业”,主讲“中国绘画史”,主持我院“艺术与社会经典文献研读会”,在深入研究古典美学与艺术的基础上,打通文学与艺术,在艺术关系研究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学术专长为古典文论与美学、艺术理论、艺术史。专著《中国文学图像关系史》获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主持过多个省部级项目,代表著作有《元代题画诗研究》、《古代“诗画一律”论》、《以文为图: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文图对话》、《以图为文:中国古典绘画中的文图对话》等;

李晓昀,艺术学博士,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讲师。本科、硕士、博士均就读于厦门大学,北京电影学院戏剧与影视学博士后工作站出站,曾多次前往中国台湾、中国香港、韩国、波兰、美国等地考察调研、访学交流及联合培养,是美国特拉华大学、波兰华沙大学、韩国中央大学访问学者。现兼任中国电影家协会电影教育与产业发展委员会副秘书长、国家电影智库研究员、北京理工大学现代组织管理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中国台港电影研究会会员等。

近年来,艺术研究院致力于深化学科内涵式发展,不断优化科研资源配置,强化科研团队建设,并深化科研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全方位驱动学科建设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未来,本院将秉持以优势学科为灯塔、以重大研究议题为指南的原则,系统且全面地推进学术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人才培养的精度与高度、学科建设的力度与强度以及社会服务的广度与温度等多维度工作为中国特色艺术学的发展构建贡献力量